非常應景的,媽媽在剛剛送我一朵粉色玫瑰花,說了一些滿感人的話,她說願意當我一輩子的情人,陪我做情人一起做的事,聊天或吃飯。
一向以女強人形象出現在我面前的媽媽,在這一天,難得的流漏出柔軟明朗的一面。
情人節,向來我就很不願意錯過,就算沒有和情人一起過,也必定會給自己一點什麼開開心心的,放自己一天半天的假,怎麼說呢,這一天就是應該粉紅粉紅的度過才行。
從來就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不需要愛情的人,而關於愛情,就是那句名言吧"愛是深深的喜歡,喜歡是淺淺的愛"。
我看著我的媽媽,和她身邊的情人,她可能沒聽過這句話,卻將這句話發揮的淋漓盡致。
我的父母很早就分開了,成長過程中,他們幾乎都是缺席的,我不確定我的爸媽是否有參與到我學會走路或說話之類的,更不確定他們是否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是否後悔;然而,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它必要的時空背景,正如同他們的相愛與分離,正如我的誕生與成長。
就一個大脈絡來看,他們愛是必然的,分手亦然。就像是,無數條經緯中結成的點。
不諱言,正如所有研究顯示,早離對孩童有不良影響,我的確在這個必然中被影響了;但反過來想,過度的以自身經緯結成的點來看待這件事,並不會比較好,這個影響,並不所謂的加害或受害。
一步步還原當年,會漸漸懂得,當年的他們真的愛過也真的努力過了。
這樣比較好,此生如此,誰也不欠誰。
我看到的,只有祝福。
事實也是如此,帶著彼此的祝福,他們在悲傷頹廢過後,終究找到各自的幸福。
他們沒有放棄自已,更沒有放棄愛情,在下一段當中,可以看見聽見他們的努力。
多年之後的今天,我與媽媽的情感更傾向於姊妹,她會跟我訴說她的愛情,她會臉紅、會不安、會猜測,也會為情所困;就跟所有戀愛中的少女一樣。
這是種很奇妙的感覺,同樣生為女生,有一個很親近的人在展演著,無關年紀,所有人都可以追尋幸福。
說實話,她放棄的那段感情,我是感謝的,那段感情的另一方,同樣是我很親密的人,因為太了解了,所以明白,他們如果沒有分手,他們誰也不會幸福,至少,不會如今日一樣幸福。
我不想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更不希望自己成為他們儘管不幸福了還堅持下去的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神話"漸漸泯滅了...
他們也是人,也有一些缺點。
這樣的壞處是,在明白他們不那麼強大完美後,認清許多"想要"的,只能自己去爭取,許多希望他們所給予的會因為了解了他們的極限,而放下;好處是,會卸下一些責任,有一些發生過的不滿,不是因為我不好,是因為他人不夠好。
終歸,我們都還在學習。
我擺弄著這朵去刺的玫瑰花,想起那句歌詞"愛情不只玫瑰花,還有不安的懲罰",
愛情這回事大概是全世界最難的事之一了,
沒有教科書教,
它有千百種姿態有一千萬種呈現的方式,
但我確信的是,
它也是最簡單的事之一,
因為愛是一種本能,
就跟吞嚥一樣。
這種事,
應該不會伴隨著懲罰的。
我吃著那家滷肉飯配著一往如常的番茄青菜蛋花湯,
店家沒有太多SOP的痕跡,
還會趕人,
但莫名的,
我就是著迷這種感覺。
突然間我有種靈感,
在那一千萬種的愛情中,
我要的可能那種可能不是玫瑰花而是番茄青菜蛋花湯吧。
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
忙完一整天之後,
清爽、暖口又營養(怎麼有一種在寫"蛋白質"女孩的感覺XD)。
年紀漸長(套我爸的話來說,我這個年紀在他們的年代都不知道是幾個孩子的媽了),
與其說談戀愛,
不如說是是過生活吧,
怎樣的人在一起有怎樣的生活,
進一步說,
怎樣的人在一起,享受怎樣的生活;怎樣的人在一起,忍受怎樣的生活。
這是一種樂觀還是一種悲觀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