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伯走了

關於他的記憶不多,卻都很溫暖。

我們每年見一兩次面,

他對我說的話從妳又長高了,明年回來就比我高了;到後來的妳越來越漂亮了;到近來的他看不清楚我的長相,甚至無法分辨我跟妹妹誰是誰了。

大伯人很好很熱心,每次回去都要伯母煮一大桌的食物,吃完飯後,我懶懶的散步或是看電視時,

他和伯母則忙著泡茶.拿冰涼的飲料.削新鮮的鳳梨。

身體好的時候,他還會用家裡的大灶炒龍眼乾分送給大家。

老家的鳳梨跟龍眼乾就是大伯的滋味。

 

上星期二,他走了。

 

說起他的一生,我無法多參與或多回憶什麼。

對他的印象多從爸爸那裡聽來,爸爸最常說

"像你大伯,一個月賺兩萬塊,也把孩子們養到這麼大。一個家 一份工作 一輩子 也很開心滿足。"

我的堂哥堂姐們都結婚了,據爸爸所言,堂姐們嫁得都還不錯,堂哥和堂嫂生了兩個小孩,眼睛都非常大。

也是無憾了吧。

 

"一輩子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見過許多死別的爸爸在葬禮後常常這樣說。

我一點都不懂,哪一回事呢?

只是在他離開之後,我漸漸理解了有人跟我說過

"其實一個人一輩子,我不覺得有需要把生命生活弄成那樣"

有水珠溢滿眼眶。

可能是對遺憾的無法忘懷吧,

我靜靜的徘徊在許多人家,輕輕的走進去看看,不妄下定論,

每戶人家都有它獨有的笑聲與遺憾,獨有的幸福與悲傷,

不足為外人道焉。

 

然而,我看著某些缺憾時仍難過著,甚至憤怒,

倒不是我有多大愛,只是覺得慘忍,

一個人的決定卻要一家人承擔。

家,是承諾。共患難共享樂的承諾,在下承諾前,是否想清楚了責任?

有些決定,影響了一家子那麼多生命的大半生,那麼多人用自己的生命去承擔一個人決定,很無奈也很慘忍。

當然,反過來看,若這個決定的影響是正面的,也會有很多人有半輩子的歡愉。

 

這不是我第一次面對死別,

每次死別,對於死者,我們總懷著尊敬或寬恕,眷戀或釋懷,

而同時,死者親友祭拜的同時,

他對他們的影響活生生上演,

怨的恩的恨的愛的在這一刻全歸於塵土。

 

我真得懂了"一個人一輩子其實不必那樣"這句話了

是說傷害吧。

大伯走了,他成就了一個家庭,沒傷害什麼人,

他對身邊的人正面的影響大於負面

至少感戀他的人多於對他五位雜陳的人

這就夠了吧

 

自己沒有那麼偉大,

成就自己的心願而犧牲掉他人真的值得嗎?

我當然明白現實有時很慘殘酷,生活有許多無奈,

只是,有些慘忍真的必要嗎? 而哪些是真的無奈,哪些是放棄的藉口?

對或錯,是與非。很多時候,是假的。說的通就好。也不過是良心的安頓。

而影響,是真的。

一個人因你而笑或因你而哭是真的。

 

什麼叫忠於自己的心? 聽起來是如此正當,

仔細想想,每一刻都是選擇,都不可能再來一次,今後此生都得為此承擔,

而那一刻或許並在生活或許並不特別,只是,蝴蝶拍一下的翅膀都能是風暴的緣起了,誰知道這一刻的一句話是往後的什麼事的緣起?

不是在說眷戀停滯,

過去的不可回復,所以只有用現在來補償,

好好的把現在過好,承當著過去,過往的遺憾才不枉然,才終有救贖,終有完結,不再反覆重演。

如她所言"將缺憾還諸天地,換取生命一輪圓滿"

 

而我知道我內心深處有著深層的憤怒,

用無奈的冰包裹著火山。

當我看著有些遺憾被放棄承擔,芭樂劇的故事又將上演,

我真想過去賞個兩巴掌,問清楚,到底要多少人陪葬才滿意?

我不會離去,若這是我的遺憾,在努力前我的離去也無疑是種放棄。

總是有些人,就算是棺蓋也未定論。

而努力跟容忍不一樣,不適當的犧牲只是種姑息,姑息只會造成更多的遺憾,

離去,有時也是必要的。雖然很可怕。

 

太年輕了。

有很多時候,我還是太年輕了。

 

有些信念,只有用自己去印證

就算證明了是錯的也不枉了

 

願上天賜予我一顆 懂得 且 勇敢的心

不是每一種領悟都得經歷痛的血的淬礪的洗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y10 的頭像
    joy10

    千里共嬋娟~

    joy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